當(dāng)今中國人的心態(tài),普遍浮躁、急功近利。做生意喜歡一錘子買賣,只要當(dāng)下能賺到錢,管它以后怎么樣。做事也是如此,只講效率,不講效果,唯快是求。人們?nèi)粘O氲、求的、做的,往往是如何一夜間暴富,所以中國炒股票買彩票的人群龐大,雖屢遭欺騙打擊而不知醒悟,更有無數(shù)不擇手段發(fā)昧心財?shù),整個社會陷入一種唯利是圖的迷狂狀態(tài)。惟其如此,十幾億人的民族,大師級的人物萬分的罕見。因為,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土壤過于貧瘠,只能生產(chǎn)投機分子,很難養(yǎng)成大師。 古今成大事業(yè)者,一般都是能靜下心、耐得寂寞的,經(jīng)歷長時間的積累沉淀磨礪,最后方能厚積薄發(fā)、一飛沖天!霸囉褚呷諠M,看人還需十年期”。其實,自然界的道理也是如此。長得快的樹木,材質(zhì)都疏松,而且樹齡不會太長,象楊樹、桐樹、柳樹之類,概莫如此。而那些最堅硬最優(yōu)秀的木材,象紫檀、楠木等,都是生長極其緩慢的。俗語說,慢工出細活,也是這樣的理。速生者速亡,耐得寂寞,方能成就大器。 中國過去的各行各業(yè),基本都是以師徒方式傳承的。那么,要想學(xué)到師傅的真功夫真本事,首先就得有耐心有誠心,踏踏實實去學(xué),耐得寂寞。徒弟在師傅門下三年五年,十年八年都很正常,甚至還有終生不離師門的。如果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,那就更要下大決心了。 其實,寂寞也是一種財富,只是看你能否善用。想想過去那些修煉人,多寂寞呀,常年青燈古卷、念經(jīng)打坐,任何世間的天倫之樂、燈紅酒綠、繁華熱鬧都遠離了,可同時他們也就擁有了一份清靜、閑適和從容。有所失必有所得,有所得必有所失,這也是宇宙的普遍之理。當(dāng)然,在寂寞中也有人失落了、瘋癲了,因為他們不能善用寂寞之苦,只想用外在的東西來消解,一旦消解不了,就痛不欲生、怨天尤人。酸甜苦辣咸,各有各的妙處,關(guān)鍵在于你能否敞開胸懷去品嘗而已。如果只知道執(zhí)著一端,如何能夠體會百味俱全呢? 耐得寂寞,就會有一份自省,一份沉靜,一份清醒。耐得寂寞,才會知道珍惜生命,才不會盲從。坐看潮起潮落,靜觀緣聚緣散,寂寞的妙處,要在“耐得”之后才體會的分明。
|